
政見議題
產業加值
高雄市擁有天然良港與國際機場,更有雄厚的製造業基礎,競爭力應居六都前列。然而,高雄市2020年全年新增固定資產投資額為1,402億元,在六都中排名第四;2014年至2020年之投資成長率為14.3%,在六都中僅領先台北市,排名第五;2014年至2021年的公司家數成長率,更是僅有4.1%,在六都中敬陪末座。因為投資環境不佳、民間投資低落,新創動力不足,致使高雄市民普遍低薪,人才大量出走。未來,如何打造更好的投資環境,加強招商引資,將是帶動高雄產業轉型,提高薪資與留住人才的重要關鍵。
此外,高雄市許多農漁產品(如蜜棗、芭樂、玉荷包、鳳梨與石斑魚等)品質為全台灣之冠,有極大的發展潛力。高雄現在雖有『高雄首選』的品牌,惟多數國人並不認識,更遑論其他國家的消費者。加上近年來大陸市場受挫,讓高雄的鳳梨、石斑魚等產品出口大受影響,蔡英文總統與陳其邁市長都無力解決,雖然有試圖開發其他國家市場,但是出口量仍相當有限,還出現病蟲害、品質不佳等問題,實在可惜。為了讓高雄農產品走出世界,我們應大力啟動農產品外銷大擴增計畫,全力行銷『高雄首選』的品牌,讓全世界都能認識高雄優質農產品,我們也要全力完善出口檢疫細節,增設現代化設備,並協助農漁民解決出口障礙,輔導農漁民將農漁產品進行深加工,研發高價值產品。
翻轉低薪
高雄,作為台灣的心臟,過去是工業發展的領頭羊,也是台灣的第二大城。受到產業西進影響,加上轉型延宕,以致經濟成長停滯。人口數甚至在2017年8月就被台中市超前,淪為台灣第三大城,而且差距持續擴大,從一開始只比台中市少309人,迄2022年5月兩地相差已達7.5萬人。
事實上高雄市在2017年之前,已連續3年,即自2014年到2016年間,人口凍結在277.9萬人,蔡英文總統上台後,人口直直落。多數人均認為,這與當地就業機會少、平均薪資低有關,所以留不住年輕人。儘管陳其邁市長上任後多次表示,現況已大有改善,但真是如此嗎?低薪跟買不起房,才是年輕人真正漂離高雄的原因。
高雄要翻轉,就應該從翻轉低薪開始。為此,我們特別強調高雄不論是城鄉還是產業都要均衡發展,產業要多元化、積極推動地方創生,也應充分利用公私部門的力量,全力協助中小企業完成數位化轉型,並釋出「蛋黃區」公有地建社會宅,創造出「好就業、好成家、好薪情」的更好的高雄。
健康樂活
少子女化與人口高齡化已是台灣社會目前最大的難題之一。近10年來,高雄的出生率也一直是六都中的末段班,民國101年至106年甚至是排名六都最後一名。此外,截至民國111年6月底止,高雄扶老比高達25.36%,意即每100個15~64歲工作年齡人口需負擔25位老人,顯然,年輕人的照顧壓力已相當沉重。
除了照顧議題外,如何提升老人社會參與,以及確保長者居住安全與經濟安全等,也是政府不容迴避,必須立即改善的課題。包括老人沒有電梯下樓,居住環境缺少無障礙設施,甚至是「老人困老宅」等,都是目前高齡社會下亟待解決的重要議題。
因此,我們要持續提升公托、公幼的覆蓋率,透過公私協力打造平價化、質量並重的照顧服務,以及推動彈性延後收托時間,方便雙薪家庭接送幼兒。此外,我們也要廣設社區「多元照顧服務中心」,以提高服務的可近性,以及社區照顧服務的覆蓋率。同時,未來社宅也將著重於整合托育、托老服務,以及銀青世代互助宅與長者樓梯換電梯方案等,以降低銀髮族社會參與的障礙。
教育增質
少子化已經變成國安危機,根據國發會統計,台灣的出生率與死亡率曲線已於2020年交叉,死亡率高於出生率,人口開始呈現自然減少,且這樣的規模將逐年擴大,到2070年自然減少人數將擴大為23.3萬人。現在很多年輕人不想生,很大的原因是怕影響到工作、沒時間育養孩子,或怕自己養不起孩子。
因此,我們想要在高雄打造更好的教養環境,讓市民敢生、願意生、加倍生,我們將提出:提高生育津貼補助、到家坐月子2.0服務、加碼育兒津貼、優先承租社宅等生育政策,讓父母育兒更安心。至於在學齡前托育的部分,我們認為應彈性延後公托收托時間,並規劃補足0-2歲的專業托育人員,增加托育訓練課程。此外,我們更要強化校園安全網,杜絕毒品進入校園,另建制系統性校園反霸凌課程,充足相關專業輔導人力。
在義務教育方面,為了讓我們的孩子更具國際與科技競爭力,我們認為應強化孩子的雙語及數位學習能力,協助我們的孩子使用數位學習空間,學習程式語言、數學與英文,進而與國際接軌,提升國際競爭力,相關政策包括:推廣數位英數學習計畫、推動程式教育的普及、強化市內大專院校的合作關係及連結,以建構孩子關鍵的基礎能力。此外,為縮短教育的城鄉差距,我們將爭取企業投資教育發展,完備偏鄉與非山非市學校的資訊科技設備。
另外,為了拓展孩子的國際視野,保障孩子未來的出路,我們將與中央合作,透過相關海外培訓計畫,選送在地高雄人才赴海外研習,提升自我價值,返鄉後能回到高雄奉獻所長,讓在地人才能夠學以致用,並促進地方產業轉型及發展。